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經說過:所有的錯誤,都是行動方向的錯誤。意思是一個問題行為通常包括兩個部分: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手段。需求通常都是沒有問題的,有問題的只是滿足需求的手段或行為。比如,有個人因為想發財所以去搶了銀行。在這個問題行為中,「想發財」的需求是正常的,但是採用「搶銀行」的方式來滿足「想發財」的需求就是有問題的。因此,在面對一個問題行為的時候,要把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方式分開,先肯定正面需求,然後再引導對方用正確的方式或手段去滿足需求,這樣對方就會覺得你很理解TA,從而更容易選擇配合而不是對抗。
比如,看到玩具被別人搶了,小男孩動手打了那個搶玩具的小女孩。這個時候,如果大人只是告訴小男孩:打人是不對的。通常情況下你會發現這樣說沒用,同樣的情景過不了多久又會發生。因為當你說小男孩「打人不對」的時候,等於把他「想要回玩具」的需求也一起否定了,而他「想要回玩具」的需求並沒有錯,所以你越這麼說他心裡越不服。
要是大人能換種方式引導,小男孩會更加容易合作。你這樣對小男孩說:看到玩具被搶了,你很生氣,想要回自己的玩具,所以你才動手了(肯定需求)。孩子一聽,覺得大人挺理解他的,心理上也就不會產生抵抗的情緒了。接下來你可以進行第二次引導:那你覺得除了動手,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?然後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哪些方式是合理的,那下次當小男孩再生氣的時候,他就有了更多的選擇,而不是僅僅只是動手打人。
再比如,青春期的孩子留的長髮把眼睛都遮住了。通常情況下大人的做法都是批評或者訓斥孩子:看看你留這樣的頭髮像什麼樣子,越來越不像話了,明天趕快把頭髮剪了。
這樣的溝通不但沒用,很可能還會起反作用,因為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較叛逆,一方面是因為大人在體力上沒優勢了,大人掌握的資源孩子也不需要了,所以沒辦法再強迫孩子了;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是「我成人了,需要得到尊重」,所以,大人的壓迫在哪裡,孩子的反抗就在哪裡:你反對的,我就贊成;你贊成的,我就反對。總之一句話,就是要和你對著干,看你能把我怎麼樣?其實到最後,大人也不能把孩子怎麼樣。
那麼針對這個所謂的問題行為該如何引導那?同樣是先肯定孩子的需求:我理解你留這樣的髮型是希望讓自己顯得獨特一點,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。先通過肯定需求來消除孩子心理上的對抗和抵觸,然後接下來可以這樣引導:其實我以前上中學的時候也留過比你還長的頭髮,不過最後我發現,頭髮剪短一點更精神,並且別人也不會誤以為我眼睛有毛病。你覺得呢?
因此,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,要學會先肯定孩子的需求,然後再引導孩子採用合理的方式來滿足需求,孩子的行為就會更容易發生改變。就像一個空的葫蘆,你想要它沉到水裡面,你只有兩種方法:第一種方法你使勁的按,雖然按進去了,但只要你一鬆手它又會浮起來;還有一種方法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,就是把葫蘆灌滿水,然後放到水面上,它自然就會沉下去。
家庭教育:不是孩子屢教不改,而是你不會引導
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曾經說過:所有的錯誤,都是行動方向的錯誤。意思是一個問題行為通常包括兩個部分: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手段。需求通常都是沒有問題的,有問題的只是滿足需求的手段或行為。比如,有個人因為想發財所以去搶了銀行。在這個問題行為中,「想發財」的需求是正常的,但是採用「搶銀行」的方式來滿足「想發財」的需求就是有問題的。因此,在面對一個問題行為的時候,要把需求和滿足需求的方式分開,先肯定正面需求,然後再引導對方用正確的方式或手段去滿足需求,這樣對方就會覺得你很理解TA,從而更容易選擇配合而不是對抗。
比如,看到玩具被別人搶了,小男孩動手打了那個搶玩具的小女孩。這個時候,如果大人只是告訴小男孩:打人是不對的。通常情況下你會發現這樣說沒用,同樣的情景過不了多久又會發生。因為當你說小男孩「打人不對」的時候,等於把他「想要回玩具」的需求也一起否定了,而他「想要回玩具」的需求並沒有錯,所以你越這麼說他心裡越不服。
要是大人能換種方式引導,小男孩會更加容易合作。你這樣對小男孩說:看到玩具被搶了,你很生氣,想要回自己的玩具,所以你才動手了(肯定需求)。孩子一聽,覺得大人挺理解他的,心理上也就不會產生抵抗的情緒了。接下來你可以進行第二次引導:那你覺得除了動手,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?然後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哪些方式是合理的,那下次當小男孩再生氣的時候,他就有了更多的選擇,而不是僅僅只是動手打人。
再比如,青春期的孩子留的長髮把眼睛都遮住了。通常情況下大人的做法都是批評或者訓斥孩子:看看你留這樣的頭髮像什麼樣子,越來越不像話了,明天趕快把頭髮剪了。
這樣的溝通不但沒用,很可能還會起反作用,因為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較叛逆,一方面是因為大人在體力上沒優勢了,大人掌握的資源孩子也不需要了,所以沒辦法再強迫孩子了;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是「我成人了,需要得到尊重」,所以,大人的壓迫在哪裡,孩子的反抗就在哪裡:你反對的,我就贊成;你贊成的,我就反對。總之一句話,就是要和你對著干,看你能把我怎麼樣?其實到最後,大人也不能把孩子怎麼樣。
那麼針對這個所謂的問題行為該如何引導那?同樣是先肯定孩子的需求:我理解你留這樣的髮型是希望讓自己顯得獨特一點,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。先通過肯定需求來消除孩子心理上的對抗和抵觸,然後接下來可以這樣引導:其實我以前上中學的時候也留過比你還長的頭髮,不過最後我發現,頭髮剪短一點更精神,並且別人也不會誤以為我眼睛有毛病。你覺得呢?
因此,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,要學會先肯定孩子的需求,然後再引導孩子採用合理的方式來滿足需求,孩子的行為就會更容易發生改變。就像一個空的葫蘆,你想要它沉到水裡面,你只有兩種方法:第一種方法你使勁的按,雖然按進去了,但只要你一鬆手它又會浮起來;還有一種方法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,就是把葫蘆灌滿水,然後放到水面上,它自然就會沉下去。